2024年应急电源(EPS)行业前景分析
未来,应急电源行业的发展将更看重智能化和绿色化。智能化体
时间: 2024-01-20 17:53:03 | 作者: 斯诺克今晚在线直播
宿州,古运河流经之地,白居易在此度过了青春岁月,是一片绽放着美丽和诗意的土地。
沃野平畴,流金叠翠,宿州是享誉全国的“果海粮仓”,这里有全球最大的连片果园,这里是长三角绿色农产品生产加工供应基地。
曾经,一代代宿州人辛勤耕耘,沃土之上,硕果累累;今日,宿州顺势而为、与时偕行,拔地而起,跃上“云端”,传统农业大市展现出勃勃生机。
十年间,一个城市又能够发生多大改变?看一组宿州数据:连续十年实现百亿元级增长,顺利突破两个“千亿元”大关;高新技术产业增速连续3年全省第一;粮食总产量实现“十九连丰”;“全国文明城市”首创首成;在省辖市中唯一连续4年获省政府稳增长贡献奖……
十年间,宿州稳稳起笔,笔锋遒劲,在皖北大地勇挑“大梁”,以发展质量的提升带动幸福指数提升。
把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素有“果海粮仓”之称的宿州有这个底气。宿州的粮食和水果产量年年创新高,粮食总产量实现“十九连丰”,续写“果海粮仓”传奇。
农业大市向农业强市升级进阶,该如何做?宿州市给出了答案:把“一县一园、一镇一业、一村一品”作为加快农业现代化的重要载体和抓手,以制度创新带动农业发展,在数字与农业、城市与乡村间找到契合点。
2010年和2011年,宿州市先后被批准为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和全国农村改革试验区。
更大的创新之处在于:针对单一农业经营主体“单打独斗”存在诸多困难、难以抵御自然灾害和市场风险双重考验的问题,宿州市委、市政府通过主体创新激发农业内生动力,于2012年9月探索建立“以农业企业为龙头、家庭农场为基础、农民专业合作社为纽带”的“三位一体”现代农业产业化联合体模式,打造具有综合竞争力的“农业航母”,实现“1+1+13”的聚变效应。
“加入联合体,就像‘小舢板’编入了‘大航母’,遇到大风大浪也不怕。”宿州市淮河农业产业化联合体负责人李清武说。
该联合体于2012年7月成立,由1家种业公司、13家农民专业合作社和27个家庭农场组成,实现从耕、种、管、收、烘干、加工、销售到农技培训、融资的全程化服务,辐射带动6500余农户。“规模经营、科学作业、高效服务,大幅度的提升了粮食产量。今年,我们联合体的粮食产量高于周边农户10%左右。”李清武直言,改革的效应显而易见。
如今,宿州的农业产业化联合体已发展到330家,数量居全省第一,覆盖了粮食、畜禽、果蔬、林木等主导产业。此种模式连续三年被写入中央一号文件……
这里,良种繁育能力稳居全省第一方阵;规上农产品加工产值稳居全省第一方阵;林业总产值连续七年稳居全省首位;主要农作物生产率先在全国基本实现全程机械化;2021年,宿州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10.8%,高于全省中等水准……
在宿州市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全国农村改革试验区、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3个“国字号”平台,与阿里巴巴合作共建长三角首个“数字农业产业带”;加快农机装备研制和推广应用,启动种业微型产业集聚区、绿色农产品精深加工园建设,高位推进预制食品产业高质量发展,在全省率先开展数字乡村智慧农业和农业产业互联网试点建设。
目前,宿州已完成10个数字农业示范基地的升级改造,拥有12个获省级认定的长三角绿色农产品生产加工供应示范基地,正在开展省级示范创建8个。2021年,宿州市销往沪苏浙农产品产值500多亿元。
久久为功事乃成。宿州农业优势逐步转化为经济优势,农业大市提速迈向农业强市,一幅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乡村振兴美好画卷正在宿州大地徐徐展开:农业综合产能持续提升,农民收入持续不断的增加,农村社会和谐稳定,乡村面貌焕然一新……
十年前,很多人在问一个问题:“云”是什么?十年后,大家讨论的问题是:我为啥不上“云”?
俯瞰宿州高新区,座座厂房鳞次栉比,1600多家云计算及相关企业齐聚于此,“中国云都”的名头蜚声内外。
时间回溯到21世纪的第一个十年结束之际。彼时,宿州正走在历史发展的十字路口——城市建设已经拉开序幕,人口集聚已成趋势,但是缺乏有力的产业支撑,人口众多却又没有人才、资金优势,城市发展动力不足……
宿州将往何处去?这是该市上下都在苦苦思索的问题。于是乎,宿州将视野瞄向“云计算”,悄然完成一次完美的城市“转身”,成为安徽省战略性新兴起的产业发展的重要力量。
2010年,宿州高新区在外出招商时,敏锐地触摸到“云计算”的脉动。柳暗花明,宿州最终选择了这条路:将“云计算”作为首位产业,每年安排2亿元产业高质量发展专项资金,支持云计算产业高质量发展。
转型升级也让产业的“含金量”不断的提高。短短数年间,众多知名互联网公司纷至沓来,形成一个令全国瞩目的数字产业集群,闯出了一条新路。
华为、腾讯、阿里巴巴等科技巨头齐聚宿州,安徽首个5G连片试验区已成规模,导航领域亚洲唯一虚拟全景测试实验室在宿州落成。这些都为5G及智能网联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厚植了生长沃土、拓宽了发展空间、增强了科技支撑。
“上有天堂,下有‘宿杭’”。2022年初,乘着宿州与杭州全面对接合作的东风,“中国云都”牵手“数字化的经济第一城”深化数字化的经济领域合作,加快阿里巴巴犀牛智造、宿州未来城市创新中心、数字应用基地、算力中心建设,推进农业、制造业、服务业数字化升级,推动形成宿州千亿级数字化的经济产业基地。
中国量子通信节点城市、华东最具特色的云计算数据中心、安徽云计算产业集聚发展基地……一张蓝图绘到底,一步一个脚印,成就了“数字宿州”建设从“无中生有”到“异军突起”,从“蔚然成势”到“风起云涌”,一张“中国云都”名片正越来越靓。
痛定思痛。2018年5月,宿州真正开始启动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工作,鲜明提出“农村抓脱贫攻坚、城市抓文明创建”的工作思路,定下“三年首创成功”的创建目标,在全市人面前立下“军令状”。
认准就干,大刀阔斧。从城市景观,到道路交互与通行,再到居住环境,宿州市采用“四意合一”治理模式,实现政府的意图、街道社区的意见、管理服务对象的意愿、市民的意向有效统一,寻求出利益交融点。同时,宿州加大以城带乡、城乡统筹力度,推动城市现代文明向农村辐射,助推全域文明、全体文明、全程文明,努力实现“创建文明城市”向“建设城市文明”的跃升。
从垃圾围城到百园融城,从臭水绕城到碧水环城,从灰尘满街到天蓝地净,从背街陋巷到一街一景,从“一厕难寻”到“十分钟如厕圈”……这些看得见、摸得着的城市面貌变化,犹如一份份温暖的“民生大礼包”,不断的提高着全体宿州人对城市的认同感、归属感。
相比宿州现在的“颜值”,宿州的新“气质”、宿州人的新“风度”同样让人惊叹。高铁站乘客自觉排队;斑马线汽车礼让行人;公园广场,遛狗市民一手牵着绳,一手还带着铲……一幅幅文明图景让人如沐春风。
十年时间,宿州产业兴、农业强、城市宜居的新蓝图次第展开,“大虚线”(宿州前称“宿县”,当地方言读xu xian)越来越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