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弘电子:公司HDI产品应用领域有轿车电子、医疗设备、MiniLED、UPS电源等
同花顺300033)金融研究中心12月02日讯,有投资者
时间: 2025-01-08 22:47:59 | 作者: 斯诺克今晚在线直播
国内领先的锌基储能电池公司大锌能源宣布完成数千万元Pre-A+融资,由华盖资本领投。本轮融资将大多数都用在持续扩建产能实现用户需求,扩大人才规模、加大研发投入并加速落地项目等。
华盖资本科技产业基金副总裁王少鲲表示:“随着风电光伏等新能源发展,储能势在必行。回归储能对安全与成本的核心诉求,华盖资本高度看好水系锌基电池在储能领域的应用。大锌能源依托支春义教授团队,成功开发出多款适用于不同场景需求的高安全水系锌基储能电池,并已经成功在中石油等客户实现应用。我们始终相信大锌顶尖的团队可以在新能源领域创造出巨大的商业和社会价值。华盖资本后续也将持续助力大锌能源的商业化发展和资本运作。”
大锌能源的新一轮融资,显示出在锂电池一枝独秀多年之后,过去较为“冷门”的锌基电池已经悄然崛起,成为众多下一代电池技术中的重要玩家,并受到产业界和长期资金市场的认可。锌基电池的单位体积内的包含的能量比锂电池低,但有着锂电池不能够比拟的高安全性,同时在成本层面相比于其他下一代电池也具有优势,在对安全性要求比较高的市场有着非常大的应用潜力。
目前,大锌能源已经在UPS(不间断电源)市场开始取得突破,在园区、医院、数据中心、超算中心等场景陆续交付,同时储能市场也持续在落地示范性工程。UPS因为对安全性的高要求,过往一直是铅酸电池的天下。而大锌能源的产品,借助其高功率,高安全的组合优势,比传统的铅酸电池产品体积更小、重量更轻、寿命更加长,成本更低,显示出全面的优势。
大锌能源是典型的科学家创业,团队在锌基电池领域长期耕耘,技术实力丰沛雄厚。首席科学家支春义为香港城市大学讲席教授,长期从事水系电池的研究,是锌基电池领域的知名的科学家。总经理唐子杰则是支春义的得意弟子,香港城市大学博士,中科院物理所博士后。
锌电池技术有一百年以上的历史,但可充电锌基电池的产业化是近些年才取得的突破。大锌能源成立后完成了从正负极材料、电解质、隔膜甚至是电池生产设备,电池管理系统的全栈自研,并且在2023年已成功实现产品量产并交付客户,令人印象深刻。
2021年大锌能源曾获得K2VC的天使轮投资,2022年又完成由新瞳资本领投、K2VC跟投的Pre-A轮融资。
随着电动汽车产业增速回落,动力电池的出货量也结束了持续多年来的高增长。根据EVTank的报告,2023年全球动力电池出货量865.2GWh,仅同比增长26.5%。中国方面,GGII的多个方面数据显示2023年中国动力电池出货量630GWh,同比增长31.4%,预计2024年增速还将继续下降至20%-30%之间。要知道,2023年之前中国动力电池出货量连年保持着100%以上的增长。
但另一方面,在“双碳”背景下风、光发电占比提升,储能电池的出货量在2023年强势崛起。还是根据EVTank的报告,2023年全球储能电池出货量同比增长40.7%。另据GGII统计,2023年中国电力储能锂电池出货量达到167GWh,同比增长了81.5%。
储能是新能源的下一个风口已经是共识。目前来看,产业链完备、技术成熟的锂电池是储能电池市场的主角。但储能业界对锂电池是“既爱又恨”,因为安全问题始终是锂电池难以克服的顽疾。在储能场景下,巨量的电池包堆叠在同一空间内,而每一颗电芯都有起火的风险,如果出现火情就难以控制。
今年5月份,曾经全球最大锂电储能电站美国盖特韦(Gateway)储能电站起火,大火持续了六天之久,被扑灭后数度复燃。在国内,储能电站起火的事件也屡有发生,甚至造成人员伤亡。
因此,寻找更安全的储能电池已经成了当下储能市场的“刚需”。而纵观锂电池、钠电池、液流电池、铅酸电池等目前市面上各种可能用于储能的电池技术,锌基电池有很独特的优势。
支春义言简意赅的向投中网总结锌基电池的特点:在所有具备本征安全性的电池技术当中,它的单位体积内的包含的能量最高、功率密度最好,同时锌很便宜,这使得它几乎是完美的适配一些具有高安全和高功率要求的储能场景。
相比之下,其它路线似乎都有难以克服的固有问题。比如钠电池虽然有望成本比锂电池更低,但安全性与锂电池没有本质区别;液流电池不支持高功率,降本依然是难题;铅酸电池的循环寿命仍需突破……
锌是元素周期表第30号元素,它远不如锂那么活泼,再加上锌基电池采用水系电解质,本身具备阻燃性。在大锌能源的演示中,其电池无论是打孔还是对半切都不会自燃,甚至用火焰烧融电池外壳之后依然无事发生。这样的安全性是锂电池很难来想象的。
2012年支春义从日本回国,来到香港城市大学任教。当时锂电池产业已发展起来,在科研界研究锂电池也是一门人头攒动的“显学”。但是支春义却看上了冷门的锌基电池。
支春义向投中网表示,做锂电研究的人非常多,但大家讲的故事好像都比较类似,都是沿着追求高能量密度这一条路在走,而很多问题其实是被忽略了,可能会留下一些风险。
在支春义看来,锂电池虽然重要,但不太可能会是一个包打天下的“通用电池方案”。实际上,他接触到的一个电池界的老前辈,在业内寻找了20多年的“普适电池”,也并没找到。锂电池先是借助高反应活性电极和有机电解质,获得了高单位体积内的包含的能量,然后借助工艺解决其安全性。但是由于其电极材料的高度活性以及有机电解质的高度易燃性,其安全问题难以终极解决。
支春义采取的其实就是与锂电池相向而行的思路:首先找到一种极致安全的电池,将不太活性的物质泡在水中,然后再追求能量性能的提升。因为锌基电池本身的材料特性就决定了它的“本质安全”,它要解决的是单位体积内的包含的能量以及循环寿命、自放电等稳定性上的问题。
专注于锌基电池的研究十余年,支春义和他率领的研究团队突破了过去制约锌基电池走向产业化的诸多技术难题。比如锌基电池的实用化面临的一个长期挑战是正极和负极对电解质的要求互相矛盾,导致锌的不稳定性和锌枝晶生长。而解决这一个问题不仅仅是针对锌负极优化就可以,一个全方位的方案背后是多角度的改进,这需要大量的科研的支撑。每一个科研工作的贡献都很小,但是汇集起来就有了力量。
目前,大锌能源在可充电锌基电池的正极材料、负极材料、隔膜、电解质包括电池结构都有专利储备。
起初,高安全性但能量密度较低的锌基电池到底能应用在什么场景下其实并不明朗。大锌能源创立之初曾尝试过把锌基电池做成柔性电池,用在可柔性设备上。但柔性电子市场悄悄的转变为了可穿戴器件市场并爆发,柔性却不再是必须。
不过,安全永远是一种刚需。在储能市场爆发之后,锌基电池在各种下一代电池技术中脱颖而出,终于不再“冷门”。
大锌能源是硬科技创业公司当中常见的“师生”组合创业。2019年,当时还在读博的唐子杰带队的锌基电池项目获得香港城市大学早期创业(种子)计划20万元的资金支持,这是大锌能源最早的启动资金。在同一年,大锌能源先是入选香港创新科技署“大学科技创业支持计划”,而后又入驻东莞松山湖材料实验室,开始推动锌基电池的科研成果向产业转化。
有十余年的扎实科研作为基础,大锌能源在技术上是有自信的。不过,谈及从技术到产品的跨越,唐子杰坦言这个过程比想象的更加困难。
与成熟的锂电产业链相比,锌基电池的产业配套几乎是一片空白。这是大锌能源作为先行者遇到的一个非常令人头疼的问题。
举一个最简单的例子,锌粉是锌基电池最基本的材料,但市面上能买到的锌粉并不能满足大锌能源的要求。唐子杰表示:“锌粉本身是一种很常见的材料,但我们对它的形状、粒径、掺杂都有要求,供应商觉得我们要的量少要求还多,就不愿意做。”仅仅是为了锌粉,唐子杰就跑了很多供应商,最终才找到一个愿意支持的厂家。
更大的难点是产线的搭建。大锌能源最初的思路是尽可能借用锂电池的成熟生产工艺,但后来发现锌基电池材料特性和结构都跟锂电池有差别,要把锂电池的产线迁移过来用不是那么容易。为此,大锌能源专门组建了一个设备团队,自行开发专用的设备。
比如,大锌能源的电池隔膜是双层,但锂电池的隔膜是单层的,同时锌电池极片更厚,锂电池产线的卷绕机就不能直接使用。于是大锌能源就买来一台二手卷绕机,自己上手改造,重新画图设计了一款新的卷绕机出来。
可以说,大锌能源基本是从零开始,完成了可充电锌基电池的产业化。目前,大锌能源在东莞已经建成了一条30MWh产能的产线年下半年,大锌能源的首批量产产品已经交付客户。
经过四年多的埋头苦干,现在的大锌能源正站在一个崭新的起点上。众所周知,当前新能源赛道非常卷,锂电市场价格战愈演愈烈,锂电池的价格甚至已经卷到比铅酸电池还低了。唐子杰不讳言市场竞争的压力。但是,大锌能源的底气在于,锌基电池的特性决定他的应用场景目前和锂电池不是竞争而是互补。随着研究的深入和市场的拓展,大锌对水系锌电池的理解,不单单是安全两个字,而是在更多维度找到了其定位。
过去,无论是产业界还是资本对锌基电池都不太了解。唐子杰告诉投中网,大锌能源创立后,去见客户的时候还要做一些“科普”。现在基本不需要科普了,但还是面临一个障碍:客户以前从没用过、甚至是没见过锌基电池,要接受它依然需要一个过程。
支春义向投中网表示,做产品和科研一个很大的不同是,客户并不关心你的电池用的是什么技术,他们只在乎你的产品安不安全,体积大不大,重不重,贵不贵。“我们不指望一下子把整个市场都冲下来,那都是讲故事,大锌现在是逐渐积累口碑和服务案例的阶段。”